作者:恩斯特声明:兵说原创,抄袭必究近代以来,有一种武器可以说是步兵离不开手的“法宝”,这种武器就是手榴弹。作为单兵装备中必不行少的投掷性武器,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,手榴弹都可以给敌直接杀伤,在实战中往往起到关键作用。
我们都知道,手榴弹的制造离不开金属与批量生产线。对于二战末期的轴心国特别是日原来说,这无疑是一项“史前难题”。在美军无穷无尽的战略轰炸之下,日军的工厂、生产线甚至是原质料都难以保障。
穷途末路的日军,将眼光转向了另一款质料:陶瓷。他们试图用这种非金属、随处可见的原质料,制作出最后的“决胜武器”,以求能在美军登陆日本本土时,给予其最大水平的杀伤。日本兵工厂,日本工人正在生产作业【1944-1945年,美军以中国、太平洋岛屿为前进基地,不停出动战略轰炸机空袭日本本土,重创日本工业】这些用瓦片、陶瓷为原质料造出来的玩意,被称之为“四式陶瓷手榴弹”。
有意思的是,提出该设想的并不是日本陆军,而是水师。在日本人眼里,四式手榴弹不仅易于制造、生产,也不需要任何金属质料,“十分实用”。四式手榴弹通常由日本烧窑的陶炉所制造。
相比用金属加工的手榴弹、炮弹,窑炉的情况虽然简陋,但尚能胜任到达这一生产工艺。由于日军没有统一的制作尺度,加之每个窑炉的样式纷歧,所以产出的手榴弹在颜色、巨细与形状上都存在很大差异。
纵然如此,在失去理智的日本人眼里,只要能爆炸,那就是好工具。【日军使用最多、最广泛,知名度也最高的九七式手榴弹,总产达790万颗,在抗日剧中被称为“柠檬手榴弹”。到了二战末期,日本人连制造一枚这种手榴弹都面临重重难题】两枚四式手榴弹实物,注意左侧的这枚罐口没有橡胶座四式手榴弹的平均直径有80毫米,其弹体上往往没有标志,纵然有标志也十分简朴。
该型手榴弹颜色呈棕褐色/褐色,也有少数白色造型(取决于使用窑炉所选用的色调)。虽说用的是瓷器、陶瓦制作,但也经由了一定的特殊化处置惩罚。如每一颗四式手榴弹,都被工匠从里到外上了釉,以此起到掩护作用。
由于使用质料的缘故,四式手榴弹的全重仅为1磅(450-460克之间),比力利便携带。与其时大多数的手榴弹一样,四式也接纳球形设计。
其顶部有一个橡胶座,装有一个拉发式的摩擦引信与堵盖。使用时,要将橡胶座拆除。携带时,则通过一条挂在脖子上的携行/投掷两用的系带完成。
四式手榴弹的引信虽然有4-5秒,但由于质量不行靠,爆炸延迟时间往往难以捉摸。投掷者在使用该型手榴弹时,注意力得高度集中,投完得马上开溜。
除此之外,为防止湿气等自然因素造成哑弹,四式手榴弹还配有一个橡胶帽。四式手榴弹与日军水壶、90式钢盔的体积相比,显得十分小巧四式手榴弹内部门解图,包罗引信、陶器本体、橡胶座、内装药等1945年3月,美国陆军情报指出,这些手榴弹十分便于投掷。除此之外,还列出了这种“决战武器”所存在的毛病:除点燃手榴弹后须连忙掷出外,还必须注意在手榴弹抵达预定目的之前,不能撞击到任何硬物,否则四式手榴弹就会裂成一片片陶块,变得毫无用处。
美军还指出,四式手榴弹属于“震荡性武器”,在爆炸后会产出庞大的打击波。除此之外,飞溅而出的陶片也会射向四面八方,造成更大的“二次杀伤”。
固然,四式手榴弹并未对战局造成任何影响。但不得不说,这是日本人在末路时期的一款“巧妙发现”。这些手榴弹粗制滥造,通常提供应志愿兵或是后备气力(民兵)使用。在日本人呐喊“一亿玉碎”的时代,无数狂热的日本青年,就是揣着这样的手榴弹,准备抗击美军的坦克、重炮。
日本陆水师所使用的陶瓷手榴弹。(原书出处:日本本土决战 光人社 藤田昌雄)【硫磺、冲绳战役后,日本国门已被美军踹开。在大敌压境的情况下,疯狂的日本人开始招募“女子挺身队”“少年挺进队”,试图用火铳、土炮甚至是竹枪来阻止美军登陆】【1945年9月2日,日本首相重光葵在东京湾上的“密苏里”号战列舰签署投降协议,“一亿玉碎”化作泡影】。
本文关键词:“,亚博全站,APP,官网,登录,”,日本,穷得,造,亚博全站APP官网登录
本文来源:亚博全站APP官网登录-www.mljxw.com